" />
山南市人民政府
今天是: 2018年9月10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曲松>曲松旅游 > 景点介绍

红色基地(凝聚汉藏建筑精华的艾拉加里中式夏宫遗址)

2025-08-05 10:15:54 来源:曲松县文化和旅游局

在讲述艾拉加里夏宫的建筑布局和风格之前,我们粗略了解一下拉加里的历史及拉加里夏宫的主人,从中可以领略拉加里夏宫的外部布局及内在的豪华。

论拉加里一词的起源,“艾拉加里”为曲松古名。最初分“艾琼”和“艾钦”,即色曲何(曲松河)流域的堆随乡堆随村、洛村还有邱多江乡一带称之为“艾琼”,至今白林村西面扎嘎村(隶属桑日县)仍称“艾琼”;以拉加里为中心的曲松镇、下江乡一带称之为“艾钦”。拉加里的“拉”字本意泛指六道中的天或神,但此处特指其家族来源于自天神而为人主的吐蕃赞普。通常把吐蕃第一代赞普聂赤赞普当做天子,因此赞普名号前会加一个表示“天神”之意的象雄语“赤”。拉加里世系作为赞普后裔,在“加里”前面加一个“拉”字,以此来体现其血统的高贵性。“加里”据《热让教法史》记载:“吉祥帕木竹巴时期,在丹萨梯附近有一叫做擦瓦绒的头人,其囊索·达麦巴在上部艾温泉处生长有“加芜”草的山脚下修建了宫堡而得名。”可想而知,擦瓦绒巴的后代囊索·达麦巴在上部艾温泉旁长“加芜”草的山脚下修建宫殿而称作“加里”。后来,拉·扎列朗杰迁居到“日果雪”(今曲松村)。据传说,拉·扎列朗杰到“日果雪”后,呈现天空彩虹等很多吉祥的预兆,因此,当地居民每户各送头道青稞以表尊敬,以后逐步成为当地的统治者,所修建的宫殿叫拉加里宫殿。

公元842年,吐蕃末代赞普达玛因灭佛被佛教僧人射死,王室内部因争夺王位而发生内讧,吐蕃政权崩溃。王室后裔分成两支,一支为永登(云丹)支系(有说是拉摩王妃报的一个孩子),另一分支为威宋支系。威宋支系占据以乃东为中心的“约茹”,与占据拉萨为中“乌茹”的云丹(永登)支系展开争夺王位斗争,长达23年,称为“乌约之战”。

公元869年,发生“绑金洛”奴隶暴动(意为臣民反上或“民变”),威宋的儿子阿达贝考赞被起义军杀死,阿达贝考赞的儿子吉德尼玛衮逃到阿里,其后代分别建立拉达克和古格政权。大儿子扎西孜巴贝逃到拉堆(今仲巴县一带),生3子,二儿子威德又生4子,威德的长子和小儿子的后裔逐渐成了后藏卓堆等地的统治者,其二子赤德则进昌都一带,三子赤穷前往雅砻并定居后,占据青瓦达孜、建立邦孜庄园,就开始有了“雅砻觉卧”世系。其后裔释迦衮占据邦孜后开始统治艾一带,就有了拉加里世系。

西藏民主改革之前,拉加里赤钦包括拉·多布杰旺久共历17任。拉·多布杰旺久成年后嗣位,迎娶世族霍尔康家闺秀尼玛拉绛为妻。拉·多布杰旺久向喜中原风俗,平时爱说汉语,穿戴汉装。在他任内,加里地区建起教授藏、汉文的学堂等。

在王殿下方的河畔修建用于避暑娱乐的豪华别墅(夏宫),室中陈设、布局全仿照内地皇官制式,悬挂的字轴、花卷也都是出自汉族名家手笔,门上垂檐及窗上窗楣均楼刻彩绘牡丹、莲花、凤凰、卷草等图案。夏宫附近建有仿莲花池的王妃浴池,东面林卡种有108种棵树,大院四扇门藏汉双语门牌,一派汉式风格。此别墅在当时小有名气,取名“罗布林卡”,人说可与拉萨罗布林卡相媲美。可以说,这一群汉式建筑不仅雅砻一带,乃至整个西藏屈指可数,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实例。

其实,拉加里与巴塘第巴(头人)的生意交往,颇为密切;与打箭炉、云南等地商旅来往频繁。拉·多布杰旺久喜欢内地产的绸缎、瓷器、装饰品,还在王宫附近开设藏汉补习班,供贵族子女学习,时传其为亲汉派。

藏历木鼠年(1912年),拉·多布杰旺久被控告支持川军,被迫逃难至偏僻属地曲沃庄园。西藏地方政府大堪伸阿热嘎布携文告专程赶来,与山南基巧(总管)巴尔康·益西土登联合进行追查。赤钦又躲入夏诺强密谋反叛,终因处于绝境,吞服钻石,自戕身亡。

·多布杰旺久是一名为汉族民族团结和友好交流充分发挥作用的优秀爱国者。他的这些远见卓识,无疑是一百年前艾地区促进汉藏民族团结的第一个典范。

后来,其后裔拉·朗杰加措在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后,担任山南总管办事处副主任、西藏自治区政协委员等职务,他的夫人白玛央金担任妇女副主任,其弟念扎担任共青团县委委员。·朗杰加措号召境内学子派送内地和其他地区深造。1956年,·朗杰加措把拉加里宗办事机构设在拉加里旗下,并创办了青年协会、妇女协会,新建剧团和学校,1958年被撤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