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简介
丁肉,俗称牦牛肉丁,是藏区独有的一种传统特色美食,距今已有百年历史。不同的地方,因环境、饮食习惯的不同,制作出的丁肉汤各有千秋,而下江乡丁肉就是曲松牦牛肉丁的最好代表。
曲松,最早分为“下江宗”和“下洛宗”两个宗,而下江丁肉就是专为“下江宗”家族享用的美食,因鲜美的味道和较高的营养价值,一直广受拉加里家族的喜爱,也使得下江丁肉能够历经几代人的传承流传至今。
SourceURL:file:///home/xzxc/桌面/1111111.wps
下江丁肉所有选材均取自本地藏式原材料,牛肉汤选用当地土生牦牛肉熬制,配以藏式香葱、朗县特产花椒叶和当地产的小果汤结磨成末作为调料,除此之外,不添加任何调味品;其次,熬汤时加入少许适量的糌粑粉,使牛肉更有嚼劲、汤汁更有口感。食用时配以手工窝窝头、糌粑团、藏式辣椒油,吃完让人不由得竖起大拇指,因此,吸引各地的美食爱好者和旅游者前来品尝而成为一张曲松县美食名片。
二、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在西藏山南市曲松县下江乡下江村境内。
三、历史渊源
公元十七世纪左右,拉加里三兄弟不和分家,长房居拉加里正宅,承袭赤钦封号;二房居下江(北府),被西藏地方政府封官授职,转属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三房居下洛(南府),而下江丁肉就是专为“下江宗”家族享用的美食,因鲜美的味道和较高的营养价值,一直广受拉加里家族的喜爱,也使得下江丁肉能够历经几代人的传承流传,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
四、主要特征
下江丁肉,所有选材均取自本地藏式原材料,牛肉汤选用当地土生牦牛肉熬制,配以藏式香葱、朗县特产花椒叶和当地产的小果汤结磨成末作为调料,除此之外,不添加任何调味品;其次,熬汤时加入少许适量的糌粑粉,使牛肉更有嚼劲、汤汁更有口感。
五、重要价值
下江丁肉能够传承百年不败,不仅仅是因为独特的手艺、鲜美的味道和较高的营养价值,更是劳动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的体现,是古埃巴(现曲松)人民世代相传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先进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的精神资源,也是埃巴文明史的生动写照和历史见证。保护好下江丁肉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历史传承文明、发展先进文化、对于增强人们对文化的认同感,增强社会凝聚力,激发人们的创造力等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
六、存续状况
目前,丁肉加工餐饮在西藏普遍存在,但下江丁肉以其新鲜的食材和原滋原味的口感一直饱受欢迎。但因为大多数人嫌制作麻烦,因此,学的人越来越少,现阶段整个曲松县能做出此种口味的丁肉汤的仅有两人。
七、传承谱系
美朗,男,出生年月不详,出生在曲松县下江乡,善于烹饪,在当地稍有名气;
旦巴,男,1940年出生于曲松下江村,善于做丁肉,2002年去世;
措姆,女,1947年出生于曲松下江村,当地有名的丁肉制作家;
索朗平措,男,1970年2月出生于曲松下江村1组,2008年开始跟随措姆学习做丁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