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南市人民政府
今天是: 2018年9月10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曲松>援藏工作 > 援藏新闻

黄石援藏医疗队:高原上的医疗创新 守护高原患儿健康

2025-08-06 10:07:30 来源:网信曲松

8月2日,在海拔4000米的雪域高原上,湖北黄石第七批援藏医疗队的医生们俯身在一户藏族牧民家中,用听诊器仔细倾听一个孩子的呼吸——这小小的听诊器,丈量着生命的厚度。

 “小朋友,放松点,让叔叔看看你的肚子。”在曲松县堆随乡洛村,黄石援藏医疗专家沈其孝、刘训碧、许卫攀为藏族男孩达瓦进行着术后检查。六年前,达瓦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了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如今这群来自湖北黄石的白衣天使穿越3800公里,将精准康复的希望带到了雪域高原。

高原稀薄的空气不仅考验着人体极限,更让术后康复面临独特挑战。医疗队负责人沈其孝指出,高原环境导致伤口愈合缓慢、心肺负荷剧增、营养吸收困难,远超平原地区的医疗常规。更令人忧心的是当地普遍存在的康复认知误区:手术成功等于痊愈、复查可有可无、康复训练遇痛即停……这些观念如同隐形的枷锁,阻碍着孩子们重返健康之路。对此,专家们量身定制了一套“高原版”康复方案:每日20次腹部顺时针按摩、规律提肛训练、温水坐浴,甚至将“牦牛肉搭配青稞粥”的科学膳食建议工整地写进康复手册。

“手术成功不等于完全康复!”沈其孝点出了当地普遍存在的认知误区。为破解康复“最后一公里”难题,医疗队开创性推出“三个一”康复模式。

一本“会说话”的手册:藏汉双语对照,卡通图解清晰,扫码即可观看专家示范视频,特别标注高原康复要点;

一张“会提醒”的日历:清晰标记复查、用药及训练节点,日月图标区分早晚任务,完成打勾激发主动性;

一个“不关机”的咨询群:集结医疗队、村医和家长,24小时在线答疑,定期推送高原康复知识。

达瓦的阿妈紧握手册感叹:“以前以为手术结束就没事了,现在才明白康复才是新起点。”这认知的转变,正是医疗队扎根高原的深层价值——将“治病”升华为“赋能”。

在稀薄空气中跋涉,于设备短缺中坚守,语言隔阂亦未能阻挡前行的脚步。医疗队员们如格桑花般扎根雪域,只因藏族同胞淳朴笑容中那份无言的信任,赋予他们无尽力量。达瓦的康复故事,只是雅江畔无数等待健康未来的孩子们的一个缩影。

当东湖的暖流汇入雅江的雪水,“杏林仁心”与“高原坚韧”交织出这场跨越六年的生命之约。黄石援藏医疗队以听诊器为笔,以仁术为墨,在离太阳最近的土地上,将每一次精准的康复指导,每一次深夜的在线答疑,都书写成民族团结最动人的注脚。援藏医疗,因这份对生命的敬畏与持守,超越了地理的阻隔,在雪域高原上绽放出持久而温暖的光华。(记者 石振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