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南市人民政府
今天是: 2018年9月10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曲松>援藏工作 > 援藏新闻

援藏技术人才庄子尧:跨越3800公里的就业摆渡人

2025-09-23 10:11:48 来源:曲松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庄周梦蝶,蝶化桥虹。一位28岁的仲裁院工作人员,在雪域高原上架起了一座连接黄石与曲松的就业彩虹。

9月的高原,天空湛蓝如洗。9月19日,清晨的阳光洒在曲松镇的街道上,为这个海拔4000多米的小镇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28岁的庄子尧吃完简单的早餐,与同事一起带着厚厚的宣传材料,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又一轮区外就业开始了,我们要抓紧时间让更多藏族同胞了解这些机会。”庄子尧对同事说。

跨越千里的就业桥梁

今年5月,当大多数人选择安稳生活的时候,这位黄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年轻人却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响应组织号召,奔赴西藏曲松县,开始为期6个月的援藏工作。

曲松,藏语意为“三条河”,位于西藏南部,平均海拔4200米,高寒缺氧,条件艰苦。在这里,即使是简单的行走也会让人气喘吁吁。

庄子尧的受援单位是曲松县人社局。到达曲松后,他接到的首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就业援藏”黄石模式工作——这是黄石市第五批援藏工作队在2020年开创的就业新模式。

“最初接触这项工作时,我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庄子尧回忆道,“不仅要克服高原反应,还要在文化差异中找到沟通的桥梁。”

在黄石市人社局和山南市驻湖北省就业联络站的帮助下,庄子尧迅速与黄石的劲牌有限公司、东贝集团、城发集团等企业取得了联系。5月27日,在山南市举办的区外就业黄石专场招聘会上,46家区外企业758个岗位面向西藏籍大学生开放。

“当天就收到了358份简历”,庄子尧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招聘只是第一步。由于黄石与曲松相距3600多公里,路途遥远,庄子尧组织了线上远程面试,让学生在高原就能与用人单位面对面交流。

“我们必须尊重每一名学生的意愿,也要考虑企业的需求。”庄子尧说,“这是双向选择,不能勉强。”

经过一个多月的忙碌,最终有44名学生成功匹配到了合适的工作岗位。这个数字看似不大,但对于人口不多的曲松县来说,已经是一次重大突破。

6月25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曲松县人社局的带领下,44名曲松籍大学生踏上了前往黄石的征程。

“我把他们安全送到黄石,亲手交到各个企业单位手中。”庄子尧说这些话时,眼中闪着光,“这些企业当中,新入职的员工最高工资达9000元。”

这一次护送,创下了单次“组团式”区外就业输送人数历年之最。

转眼间,又到了第二批区外就业的时间。最近,庄子尧又忙碌起来。“这段时间我正在与黄石市人社局对接,争取多些就业岗位。”庄子尧说。

目前,已经确定了17家企业203个就业援藏岗位。据庄子尧介绍,自2020年开展“组团式”区外就业工作以来,黄石援藏工作队共帮助269名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到湖北就业,其中通过组团式就业的有256名,通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录的有13名

编写藏汉双语手册的传承者

除了促进就业,庄子尧还发挥自己在仲裁业务方面的专长,为当地留下了一份珍贵的礼物。

今年5月份,在黄石负责仲裁业务的庄子尧指导了一起仲裁案件。案件处理完毕后,庄子尧开始思考如何做好“传帮带”工作,让仲裁知识在高原扎根。

在黄石时,他曾联合人民法院、仲裁院编写过《典型案例评析》。“我可以编写一本仲裁服务手册啊!”这个想法让庄子尧兴奋不已。

基于这个思路,庄子尧花了一个月时间,编写了一本藏汉双语版的《曲松县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服务手册》。这本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法律知识,即使是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

“直接翻看目录,就能一目了然地找到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庄子尧自豪地说,“这能给劳动执法人员、基层调解人员提供业务上的指导,也可以帮助企业规范用工管理,履行法定义务,从源头上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

目前,该手册正在编译局进行藏语翻译校对。“校对完后,就可以直接印刷发放给当地群众及相关人员了。”庄子尧期待着这份手册能够尽快发挥作用。

曲松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庄子尧带来的不仅是资源和方法,更是一种工作理念的转变。“他帮助我们建立了更加规范的工作流程,这些影响将是长远的。”

不负韶华绽青春

28岁的年纪,选择暂时离开舒适的工作环境,奔赴高原奉献青春,庄子尧的选择让很多人不解。但他却说:“这段经历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在这里,我不仅收获了成长,更深刻理解了援藏工作的意义。”

援藏期间,庄子尧走遍了曲松县的所有乡镇,深入了解当地群众的就业需求和困难。他发现,很多藏族大学生对区外就业既有期待又有顾虑,于是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转变观念,勇敢走出大山。

“这些学生到黄石就业后,经常给我发消息分享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庄子尧笑着说,“看到他们逐渐适应新环境,在企业里成长进步,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夕阳西下,一天的就业宣传工作告一段落。庄子尧和同事们踏上归途,身影在高原的阳光下拉得很长。明天,还有新的工作等待着他。这位年轻的援藏干部,正在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不负韶华的青春篇章,在雪域高原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

庄子尧的故事,是无数援藏干部人才的缩影。他们告别家乡和亲人,来到这片神圣的土地,奉献智慧与汗水,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绘就民族团结进步的美好画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