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南市人民政府
今天是: 2018年9月10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索引号: 000014349/2025-00007
文号:
发布机构: 曲松县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组配分类: 通知公告
发文日期: 2025-04-22 10:44

山南市人民政府关于第二批拟定历史建筑的公示

时间: 2025-04-22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通知》《西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全区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历史建筑的保护与管理,完善历史建筑保护体系,更好的传承历史优秀文化,保留历史记忆,彰显地域特色,在有序开展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普查认定的基础上,经前期现场普查、田野调研、专家评审等工作,拟将乃东泽措巴寺粮仓、桑日白堆许木第一党支部旧址、琼结雪巴社区一组布奔珠等20座建(构)筑物确定为山南市第二批历史建筑。

现对第二批拟定的历史建筑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5325日至202541,如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向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反馈。

附件:山南市第二批拟确定历史建筑名录

山南市人民政府    

2025325日   

山南市第二批拟确定历史建筑名录


城市名称建筑名称所在位置(村组)保存
状况
历史建筑简介普查
批次
结论编号
1山南市乃东泽措巴寺粮仓乃东区乃东街道乃东社区较好(局部破损)建筑就地取材建造,建筑基础采用土石结构、上部采用土木结构。建筑整体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隔热保暖性,建筑墙体、门窗等均体现了藏式传统建筑工艺。第2批符合2SNND003
2山南市乃东曲果沃传统民居乃东区乃东街道乃东社区较好(局部破损)住宅呈院落式布局,建筑立面采用传统砌筑样式,斗拱、柱子、横梁等绘有精美的彩色图案,传统装饰木构建保存完好,建筑具有藏式传统民居特点。第2批符合2SNND004
3山南市浪卡子白地龙桑陇巴塔布仓浪卡子县白地乡龙桑村4组较好(局部破损和改造)龙桑陇巴塔布仓原为庄园主用房,民主改革后成为普通居民住房。建筑墙体、粱、柱等体现了传统藏式建筑技术,建筑外立面似1层、实为2层,有一半地下层,建筑内部随功能和防御需求进行空间布局。第2批符合2SNLKZ003
4山南市桑日白堆许木第一党支部旧址桑日县白堆乡许木村差(大部损毁)该建筑原为庄园,西藏民主改革后随着各地党支部的相继建设,建筑被用作党支部办公场所。建筑采用藏族传统建筑技术建造,屋面、檐口、墙身、柱子、门窗等具有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第3批符合2SNSR001
5山南市桑日绒乡吉荣政府办公旧址桑日县绒乡吉荣村差(大部损毁)该建筑原为庄园,后被用作政府办公场所。建筑呈院落式布局,主体建筑在连接院落部分,采用连廊式空间结构,外墙开窗少且小,建筑具有较强的防御性和民族特点。第4批符合2SNSR002
6山南市琼结雪巴社区三组朗宗琼结县琼结镇雪巴社区3组基本完好建筑采用传统建筑技术建造,内部梁柱和院落左侧连梁具有民族特点和地域特色,建筑墙体采用手抓纹图案,建筑色彩主次分明,即墙体为白色,女儿墙为绛红色,门窗装饰较为华丽。建筑与周边民居风貌相协调,又借助门窗和女儿墙较为鲜艳的色彩,突出了主人的社会地位。第4批符合2SNQJ002
7山南市琼结雪巴社区一组布奔珠琼结县琼结镇雪巴社区1组较好(局部破损)该建筑为古时琼结宗政府官员住房,建筑共3层,一层牲畜圈、二层收差人住房、三层官员住房。建筑主体为石结构和土木结构,建筑下重上轻,即建筑下部采用石块砌筑,建筑上部采用土砖砌筑,建筑承重结构梁、柱等保存完好,建筑空间组织和建筑风貌具有民族特点和地域特色。第4批符合2SNQJ003
8山南市琼结雪巴社区二组准雪琼结县琼结镇雪巴社区2组较好(局部破损)古时,该建筑为琼结宗政府租赁用房。采用石木和土木相结合的结构方式,使建筑下重上轻,有着较好的稳定性和防寒保暖性,承重结构梁、柱等保存完好,建筑内部有壁画,建筑体现了传统建筑工艺和审美观念。第4批符合2SNQJ004
9山南市琼结雪巴社区原职工一号周转房琼结雪巴社区五世达赖喇嘛故居周边建筑(政府老院)较好(局部破损)建筑紧邻五世达赖喇嘛故居分布,该建筑与其纵向排列的另外两座建筑共同构成政府老院生活区。建筑尽管采用现代建筑材料建造,但建筑风格延续了藏式传统建筑的风貌特点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建筑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第4批符合2SNQJ005
10山南市琼结雪巴社区原职工二号周转房琼结雪巴社区五世达赖喇嘛故居周边建筑(政府老院)较好(局部破损)建筑紧邻五世达赖喇嘛故居分布,该建筑与其纵向排列的另外两座建筑共同构成政府老院生活区。建筑尽管采用现代建筑材料建造,但建筑风格延续了藏式传统建筑的风貌特点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建筑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第4批符合2SNQJ006
11山南市琼结雪巴社区原职工三号周转房琼结雪巴社区五世达赖喇嘛故居周边建筑(政府老院)较好(局部破损)建筑紧邻五世达赖喇嘛故居分布,该建筑与其纵向排列的另外两座建筑共同构成政府老院生活区。建筑尽管采用现代建筑材料建造,但建筑风格延续了藏式传统建筑的风貌特点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建筑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第4批符合2SNQJ007
12山南市琼结加麻金珠鼎波庄园琼结县加麻乡金珠村2组较好(局部破损)鼎波庄园采用藏族传统建筑技术建造,建筑外立面似二层、实为四层,一层为牲畜用房,二层为奴隶居住用房,三层为庄园主居住用房,四层为佛堂。建筑梁柱无华丽装饰,简洁、朴素,极具地方特点和自然特色,该庄园解放前主要作为噶厦政府征兵的办公场所。第4批符合2SNQJ008
13山南市错那社区二组旺堆传统民居错那市错那镇错那社区居委会2组(位于仓央嘉措故居一侧)较好(局部破损)该建筑位于仓央嘉措故居一侧,建筑采用藏族传统建筑技术建造,门窗装饰和彩绘图案简单朴素,墙体采用石块砌筑,建筑内部采用梁柱等构件进行承重和空间分割。建筑风貌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建筑体现了地方居民的审美观和传统建筑工艺。第4批符合2SNCN001
14山南市错那社区二组达娃卓玛传统民居错那市错那镇错那社区居委会2组(紧邻仓央嘉措故居)较好(局部破损)该建筑紧邻仓央嘉措故居分布,建筑采用藏族传统建筑技术建造,门窗装饰和彩绘图案简单朴素,墙体采用石块砌筑,建筑内部采用梁柱等构件进行承重和空间分割,建筑风貌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建筑体现了地方居民的审美观和传统建筑工艺。第4批符合2SNCN002
15山南市错那贡日门巴斯木一号传统民居山南市错那市贡日门巴民族乡斯木村较好(局部破损)门巴族传统民居建筑采用传统建筑技术、就地取材建造,建筑无华丽装饰,体现原生态的自然本色,与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建筑坚固,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大多数门巴族传统建筑为3层,一层为牲畜用房,二层为居住用房,三层堆放草秸秆、饲料。建筑具有地方特点、民族特色。第4批符合2SNCN003
16山南市错那贡日门巴斯木二号传统民居山南市错那市贡日门巴民族乡斯木村较好(局部破损)门巴族传统民居建筑采用传统建筑技术、就地取材建造,建筑无华丽装饰,体现原生态的自然本色,与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建筑坚固,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大多数门巴族传统建筑为3层,一层为牲畜用房,二层为居住用房,三层堆放草秸秆、饲料。建筑具有地方特点、民族特色。第4批符合2SNCN004
17山南市错那贡日门巴斯木三号传统民居山南市错那市贡日门巴民族乡斯木村较好(局部破损)门巴族传统民居建筑采用传统建筑技术、就地取材建造,建筑无华丽装饰,体现原生态的自然本色,与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建筑坚固,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大多数门巴族传统建筑为3层,一层为牲畜用房,二层为居住用房,三层堆放草秸秆、饲料。建筑具有地方特点、民族特色。第4批符合2SNCN005
18山南市隆子扎日庄那珞瓦康桑传统民居隆子县扎日乡庄那村较好(局部破损)珞瓦康桑是指珞瓦“七大家族”中位居第二的“隆多家族”的分支“康桑”。该建筑是康桑家族的后代建造的住宅,建筑依山就势建于山间林地,就地取材采用传统建筑技术建造,屋顶为坡屋顶、以减少雨水对屋面的冲刷和浸泡,建筑内部按使用需求保持着传统的空间布局,梁架、柱子等保存完好。建筑具有地方特点、民族特色。第4批符合2SNLZ002
19山南市洛扎吉堆卓阿庄园洛扎县洛扎镇吉堆社区较好(局部破损)庄园依山而建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外墙厚重、少窗,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建筑装饰、建筑色彩简单、朴实,内部梁架、柱子等保存较好,建筑采用传统技术建造,具有民族特点、地方特色。第4批符合2SNLZ002
20山南市洛扎扎日蹦定庄园洛扎县扎日乡乃村较好(局部破损)庄园建筑普遍具有防御、居住和组织生产等功能。该庄园与其他庄园相比不同之处在于,门窗极为简洁、建筑无华丽的装饰和用色、以体现自然色为主,墙体厚重、墙体留口作为门窗的方式,更加增添建筑的隐蔽性和防御功能。建筑根据主体功能采用传统技术建造,形成别具一格的建筑形制。第4批符合2SNLZ00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