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南市人民政府
今天是: 2018年9月10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索引号: 000014349/2025-00004
文号:
发布机构: 曲松县农牧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组配分类: 社会服务
发文日期: 2025-11-12 10:19

新居焕彩树新风 同心筑梦享幸福——罗布沙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侧记

时间: 2025-11-12

高原的晨曦,金色的阳光洒满罗布沙镇的每一寸土地,让错落的房屋、蜿蜒的道路都镀上了暖融融的光晕。罗布沙村45栋新居鳞次栉比、整齐排列,外墙的保温棉与断桥铝合金窗严丝合缝,默默守护着室内的融融暖意;产业楼拔地而起,停车场规划有序,各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勾勒出宜居乡村的崭新轮廓。164户村民正忙着装点新家,指尖拂过崭新的墙面,嘴角扬起藏不住的笑意,每一张脸庞都洋溢着对幸福生活的热切期盼。这生动一幕,正是罗布沙镇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契机,深入推进“培树文明向上新风 崇尚健康幸福生活”宣传教育活动的鲜活注脚。近年来,罗布沙镇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文明创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与民族团结同频共振、与基层治理紧密衔接。如今,文明之风劲吹高原,文明之花在乡村的每个角落傲然绽放、芬芳馥郁,让这座高原小镇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安居赋能,夯实文明生活新根基

“以前住的房子又旧又潮,一到冬天冷风直往屋里灌,晚上睡觉都得裹好几层被子。现在不一样了,新房抗震等级达8级以上,保暖效果特别好,冬天屋里暖乎乎的,出门就是平坦的硬化路,这样的好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村民罗布群培一边仔细打理着装修中的新居,一边满脸感慨地说道。罗布沙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项目总投资1.38亿元,目前已完成98%的工程量,不仅实现了村民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的幸福跨越,更通过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为文明新风的培育筑牢了坚实根基。

全镇以“生态宜居”为核心目标,同步推进朱麦沙村总投资2800万元的和美乡村项目与1500万元的经果林产业项目,重点实施扶持种养殖大户、庭院经济培育、完善2个村级寄递物流点等民生工程,精心打造生态景观带,让乡村既有“颜值”更有“内涵”。为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开展20余场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累计清理私搭乱建40余处、河道垃圾10余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乡村颜值显著提升。同时,开展“美丽庭院”评选、人居环境“红黑榜”等活动,有效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带头示范,主动投身环境整治工作,形成了“人人参与、村村整治”的共建共享格局,让整洁优美的环境成为文明生活最直观的体现,也让文明意识在群众心中悄然扎根。

产业共富,激活文明实践内生力

文明新风的培育,离不开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为支撑。罗布沙镇立足本地实际,采用以工代赈方式助农增收,在两村网围栏建设项目中吸纳200名本地劳动力,发放劳务报酬143.69万元;朱麦沙村经果林项目、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项目带动112名群众创收64.97万元,辖区内大型机器参与项目创收103.65万元;镇机关食堂累计采购农牧民土豆325斤助农增收975元,采购牦牛肉助农增收5.5万元。罗布沙村盘活政策资金,开发雅江天街商铺年租金收入102万元,鑫宝公寓楼年租金收入50万元;大力推进朱麦沙村经果林产业发展,通过订单式培训,精心培育懂技术、善经营的农牧民专业队伍,让群众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和受益者。这一系列举措让各族群众在增收致富的过程中不断凝聚文明共识,让文明实践拥有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如今的罗布沙镇,产业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牦牛养殖基地里,体态矫健的牦牛成群结队;经果林种植园内,果树长势喜人,丰收的希望在枝头涌动。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各族群众互帮互助、交流协作,汉族群众分享种植技术,藏族群众传授养殖经验,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仅共同分享着产业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更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勤劳致富、团结友善的文明风尚。与此同时,低保金、特困补助、残疾人补贴等一系列民生保障政策精准落地,2025年累计发放低保金3.8万元、特困补助16.11万元、残疾人补贴23.27万元,切实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让大家能够更安心地参与文明创建,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步履坚定。

文化铸魂,凝聚文明向上向心力

“甜茶馆里话党恩,村晚舞台展风采”,罗布沙镇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纽带,让文明新风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人心。结合“培树文明向上新风 崇尚健康幸福生活”宣传教育活动,精心策划开展“3·28”文艺汇演、“书香满镇·阅读润心”读书活动、“庆华诞·暖民心”主题庆典、“铬铁杯”全民健身运动会等特色活动20余场次,吸引3000余人次参与。活动现场,各族群众载歌载舞,歌声飞扬、舞姿翩跹,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增进彼此情谊,共话乡村发展蓝图,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文化交流中愈发娇艳。 

为了让文明理念广泛覆盖、深入人心,罗布沙镇构建“线上+线下”全方位宣传矩阵。线下,常态化开展“甜茶馆里话党恩”、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日”活动,累计组织集中宣讲20余场、入户宣讲16次,覆盖1500余人次,宣讲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文明理念、惠民政策送到群众家门口;线上,通过乡村广播循环播放各类政策知识40余条,借助微信群转发解读内容150余条,针对不同群体精准推送信息——为老年人重点宣讲养老、医疗政策,为中青年推送就业、创业信息,让文明理念与惠民政策同步走进群众心里。同时,扎实推进“扫黄打非”工作,累计排查农家书屋、校园周边、茶馆等重点场所30余次,开展专题宣讲10余场次,覆盖群众420余人次,有效净化了乡村文化环境,守护了群众的精神家园,让先进文化成为文明新风的核心内核,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善治护航,筑牢文明和谐保障线

文明乡村的建设,离不开高效基层治理的保障。罗布沙镇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建立“网格化+调解员”矛盾化解体系,将全镇划分为多个网格,配备专职调解员,及时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截至目前,已成功调处纠纷11起,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维护了乡村的和谐稳定。镇党委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成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民族政策纳入党委会、“三会一课”等学习内容,通过“四维聚力”工程,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活动10余场,积极推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

志愿服务队成为乡村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整合党员、青年、民警、医生、教师等力量,组建志愿服务队13支,吸纳志愿者50余人,志愿者们活跃在辖区的各个角落,围绕政策宣讲、环境整治、扶贫帮困、助学支教等领域开展志愿活动40余场,服务群众2500余人次,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正能量。“弘扬雷锋精神”“粽香传情承传统 文明实践润民心”等主题活动的开展,让互助友爱、勤俭节约、热爱祖国的传统美德深入人心,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从产业发展到民生保障,从环境整治到文化培育,罗布沙镇以多元举措全方位推进文明创建,让文明向上成为群众的自觉追求,让健康幸福成为乡村最鲜明的底色。

如今的罗布沙,新居整洁舒适,产业蓬勃发展,人心团结向上,社会风气清朗。随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持续推进,“培树文明向上新风 崇尚健康幸福生活”的理念已深深扎根在各族群众心中,化作共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动力。在西藏高原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罗布沙镇正奋力谱写着民族团结、文明进步、幸福安康的崭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