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南市人民政府
今天是: 2018年9月10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教育

曲松县贡康沙小学“五彩一周”绘就民族团结靓丽风景线

2022-05-09 17:53:48 来源:网信曲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一走进贡康沙小学,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几个大字。

再往前走,是一面“三个离不开”和《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的文化墙,路边的草丛里还有56个小人儿手拉手翩翩起舞的石画。另一边荣誉墙上挂满了各色奖牌,“先进集体、平安学校、优秀中队、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单位、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在浓厚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氛围里,师生们开启了新的一周。

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曲松县贡康沙小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平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推出“五彩一周”主题活动,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校园、进课堂,助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爱国的周一”,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周一早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同太阳一起冉冉升起。

师生们整整齐齐的站在操场上,高唱国歌,向国旗敬礼,全神贯注聆听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将爱国主义情怀注入每一名师生的血脉之中。

中午,各班级组织召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共同学习《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分享民族团结故事,并在德育老师带领下参观学校德育室,感悟新旧西藏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号召学生们从小树立远大志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成长为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有贡献的一代新人。

为巩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成效,晚上,学校还会邀请县电影放映队前往学校播放爱国教育影片。

“《雪山泪》《小兵张嘎》《废奴》《战狼》《智取威虎山》《建国大业》等影片,学生们都很喜欢看,相互间还会畅谈观后感。”县电影队放映人员索朗旦巴说。

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们沉浸在了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当中,切实增强了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六年级的达瓦卓玛说:“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我明白了为什么要爱国?怎样做才是爱国的表现?我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勤学的周二”,培养团结勤奋好学好少年

贡康沙小学现有6个班级,73名学生,11名教师。近年来,不断探索深化校本文化课程及地方课程,促使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相辅相成。现在,全校开设了语文、藏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科学、品德、英语、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十余个教学课程。

周二,是学校各个教研组集体备课的时间。

“通过集体备课,能够很好解决上一周教学中所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我们还能在一起探讨更好的教学模式、解题技巧等,力争将更优质课堂带给学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知识点。”扎西曲培老师说。

“教师不能只把眼前的知识传授和成绩提高看成我们的目标,要进一步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引导学生会学习、会思考、会应用,能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更具有意义!”

周二,也是学生们“温故而知新”的时间。

各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总结上一周的学习情况,反思存在的问题,对上一周的重点难点以及周末所遇到的难题、知识点进行复习。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勤学的周二”,师生们同步学习,同步进步,为培育新时代好少年奠定坚实基础。

“光荣的周三”,劳动最光荣,实践促成长

洒水、扫地、拖地、擦桌子、擦黑板、搬运垃圾、整理宿舍内务……“小劳动者们”正热火朝天的进行一场校园大扫除。

这是每周三下午都能在贡康沙小学看见的热闹景象。

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贡康沙小学把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校内强化学生个人劳动技能、鼓励放学回家参加家庭劳动、带领学生走出校园亲身体验春种秋收夏耘冬藏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劳动最光荣的理解与感悟。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今年春季“开学第一课”的课堂就搬到了田间地头。

正是植树播绿的好时节,师生们团结协作,挖坑、培土、种树、浇水,种下一行行希望的树苗。通过亲身感受田间劳动,让同学们切实感悟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美好。

“健康的周四”,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生活好习惯

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教育教学,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校园内每日进行消毒消杀和测量体温工作,详细登记外来人员,并加强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大环境。

“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要从娃娃抓起,从思想上着手,从细节处抓牢,最终落实到同学们的行动上。”校长索朗江村说。

每周四开展一堂健康教育课程,并将健康教育知识融入科学、体育、综合实践等课程中,让学生全面掌握疫情防控、“七步洗手法”、健康饮食和睡眠、爱眼护眼和常见疾病预防等卫生健康知识,切实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

为科学促进学生体质健康,贡康沙小学还不断健全完善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后体育锻炼制度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机制。每周开设2节体育课,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通过体质监测对不同学生不同体质尤其是未达标的学生建立相对应的方案,从而让学生们在健康的道路上越跑越远。

“快乐的周五”,乡村少年宫成为素质教育热土

依托乡村少年宫平台,贡康沙小学开设了棋类、礼仪、舞蹈、阅读、美术、篮球、足球、书法等兴趣小组,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自身特长,自主选择兴趣小组,每个小组有6名学生以上参与,由1位辅导教师指导。

每到周五下午,便到了学生们最快乐的兴趣选修课时间。

舞蹈室内,孩子们跟着舞蹈老师翩翩起舞;音乐室里,孩子们纯真稚嫩的歌声,向远方飘扬;画室内,一个个“小画家”妙笔生花,细细描绘着自己的画作;操场上,一个个运动健儿正奔跑追逐着练习踢足球……

为充分凸显地方特色民俗文化,深化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今年,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卓舞、扎念琴、阿吉拉姆等也有序引入校园,为培养广大未成年人成为传统文化和地方非遗文化的传承人奠定了基础。

学校少年宫的负责人扎西老师说:“办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对于培养农牧区孩子们文学、艺术、科技和体育等方面的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孩子们都特别积极,每个人都报名参加了兴趣小组,这既培养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又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真正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快乐活动、快乐成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